從廉租房、公租房,到經(jīng)濟適用住房、限價商品住房,再到共有產(chǎn)權住房,隨著中國住房保障政策體系日益完善,面向不同人群的各類保障性住房也日益豐富。多元化的供給,不僅從租、售兩個渠道向住房困難者提供保障,同時也擴大了住房保障體系的覆蓋面,將以往處于保障政策之外的“夾心層”納于其中。
保障覆蓋面更廣
2014年7月,私營企業(yè)職員鮑琦青拿到位于上海市羅店寶欣苑的新家鑰匙。一家五口人從30多平方米的公房,搬入這套三居室的共有產(chǎn)權保障住房。居住空間大了一倍,對這個從前的“夾心層”家庭來說,意味著三代人第一次擁有各自獨立的生活空間。
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原副巡視員李東表示,上海共有產(chǎn)權保障住房準入實行住房、經(jīng)濟“雙困”標準,主要解決既不符合廉租住房申請條件、又缺乏市場購房能力的“夾心層”居民住房困難。自2010年起,上海連續(xù)5次放寬戶籍居民家庭共有產(chǎn)權保障住房準入標準。通過準入條件逐步放寬,使政策逐步覆蓋到新落戶、新就業(yè)、具有中等收入水平的青年職工家庭。
伴隨經(jīng)濟發(fā)展和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,部分城市商品住房價格上漲,房價和收入增長水平的差距拉大,住房“夾心層”問題也不斷出現(xiàn)。
對此,廈門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長郭俊勝表示,廈門市在基本實現(xiàn)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“應保盡保”的基礎上,在立法上創(chuàng)造性地將“夾心層”群體納入住房保障政策體系。只要在廈門沒有住房的本市市民,均具有平等自愿選擇申請保障性住房權利。
其他地方也通過放寬住房保障準入標準、提供針對差異化人群的住房保障供給等方式,擴大住房保障覆蓋面。
如嘉興市區(qū)公共租賃住房保障范圍從2005年僅覆蓋低保家庭,逐步放寬到2015年度低保標準3.0倍以內的所有低收入家庭;2016年,南京將符合條件的新市民納入租賃補貼保障范圍;2010年以來,廣州市5次大幅擴大戶籍家庭住房保障覆蓋面,保障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每人每年9600元(人民幣,下同)提高到2018年的每年每人35660元,漲幅達271%。政策陽光照不到的“夾心層”正在大幅縮減。
住房保障更精準
住房保障覆蓋范圍更廣之外,各地也著力優(yōu)化政策設計,提高保障精準度,確保把資源分配給真正需要的人。北京市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委員會保障房政策計劃處處長林鵬表示,預計到2019年10月底,北京市保障房中心59個公租房項目將全部開通使用人臉識別系統(tǒng)。
人臉識別系統(tǒng)一方面可以防止陌生人尾隨,確保公租房住戶安全,另一方面,也可以在防止轉租轉借、確保社會資源公平利用中立起“防火墻”。有住戶表示,啟用人臉識別后,原來頻繁光顧小區(qū)的房地產(chǎn)經(jīng)紀人不再到小區(qū)來了。除北京外,上海、杭州、重慶、寶雞等城市也在公租房項目上“試水”人臉識別系統(tǒng),提高保障精度的同時,還可以對獨居老人、高齡老人等群體出入設置“特殊關注”,更好保障其安全。
北京朝陽區(qū)東壩一個自住型商品住房項目的業(yè)主陳女士表示,天氣好的時候小區(qū)里就會有很多人“曬娃”,有時甚至會有幾十上百個小孩子同時玩耍。這是因為小區(qū)業(yè)主大多是買房結婚的剛需,入住之后紛紛成家生子,他們恰好是自住型商品住房的保障對象。
如今替代自住房的共有產(chǎn)權住房,在制度設計上更為優(yōu)化。林鵬指出,過去自住房約400戶家庭搶一套房,現(xiàn)在則變成了7戶家庭中就能搖中一套房,無房家庭“中簽率”大大提升。共有產(chǎn)權住房剔除了投資屬性,確保讓住房回歸居住屬性,從而真正滿足剛需群體住房需求。
未來,各地還在市場化運營、高質量發(fā)展等方面不斷探索住房保障的創(chuàng)新機制。清華大學房地產(chǎn)研究所所長劉洪玉對中新社記者表示,當前中國的住房保障覆蓋了約四分之一的城鎮(zhèn)人口,在國際上看接近歐洲的水平。不過,中國各地政府大都不僅直接出錢建設,還要組建專門的管理機構分配管理,承擔責任極重。他建議,采用更加市場化的方式,例如政府采購服務等,減輕政府管理壓力,多渠道提供住房保障。